[调解故事]舅甥借款生隙 调解破冰续温情

字号:        

时间:2025-11-12     浏览量:187

亲友间借贷本是好意,但若处理不当,难免使亲情蒙上阴影。近日,广水法院李店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亲舅甥间的借贷纠纷,不仅化解了矛盾,更修复了珍贵的亲情,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0251舅舅阳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外甥杨某借款20万元,并立下借条约定6个月后归还。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后,阳某仅偿还8.5万元,剩余的11.5万元迟迟未能支付。多次催要未果,杨某无奈诉至法院,原本亲密的舅甥关系降至冰点。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敏锐地意识到,此案事实清楚,一纸判决虽能快速结案,却可能彻撕裂双方亲情纽带。为此,法官确立了调解优先、温情破冰的工作思路。

法官首先采用背对背沟通方式,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面对被告阳某时,法官既不回避法律底线,明确告知其逾期还款不仅要偿还剩余本金,还可能承担案件诉讼费,甚至影响个人征信,让他清楚失信的法律后果;同时也耐心倾听阳某的难处,细致记录他目前的收入情况、可承受的还款节奏,为后续制定方案收集关键信息。在接下来与杨某交流时,法官首先安抚他的情绪,肯定其善意的同时,也慢慢引导他理性看待阳某的暂时困境,几句话下来,杨某的情绪渐渐平复,也愿意为修复亲情再让一步。

通过温和的沟通交流,双方的真实想法和处境逐渐浮出水面,阳某是一时缺钱而非恶意赖账,杨某是急需用钱才不得已起诉。法官立刻搭建起双方的沟通桥梁,组织双方调解。调解中,法官一边让被告阳某认识到经济困难不是失信的借口,辜负亲友的信任才是最伤亲情的事,一边也让原告杨某理解分期还款能给舅舅喘息的时间,也能最大限度维系亲情纽带。

最终,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双方终于放下对立情绪,达成一致和解意见:阳某承诺于20251031日前偿还5万元,20251130日前还清剩余的6.5万元。目前杨某已如约偿还第一笔借款。

温情调解破冰后,承办法官不由感慨:亲友间的经济往来,规范借据是对彼此的尊重;出现矛盾时,真诚协商是对亲情的守护;而相信法律调解协商,则是维护权益、修复亲情关系的有效途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