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3.0的不断深入,网络终端设备作为信息化应用的入口,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是影响法院信息化进程的重要节点。维护好、保障好网络终端的正常使用、减少终端故障、提高应用水平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我院结合信息化工作实际,逐步探索出了信息中心直达个人网络终端的直接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我院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一、实名登记底数“清”,做到“使用有责”
根据我院实情,各庭室使用的办公终端品牌和型号各异、年份不一、耗材形形色色,难以有效维护。信息中心通过多次摸底清查,结合当前员额制改革所面临的人员流动大、办公场所混杂的情况,采用终端实名登记,制作固定标签。登记包括资产使用人、品牌型号、配置、耗材、配发时间等要素。摒除中间环节,个人终端独立建账、随人流动,因人而异的升级更换,此举减少了资源浪费,减轻了院庭长对办公终端管理的事务压力。
二、集中管控效率“高”,做到“管理有序”
在全院所有内网终端上配置了广水法院专用360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升级病毒库和补丁、自动查杀病毒、分发软件、远程协助。信息中心多次通过内网远程协助系统帮助基层法庭排除电脑软件类故障,减少了等待维修的时间,避免往返奔波;近日,通过集中分发功能,及时有效的安装了免疫补丁,防控了NSA勒索病毒,实现了不断网的布防。
三、主动养护排障“快”,做到“保障有力”
信息中心提前储备相关耗材,保障及时替换;随时调整相关驱动和软件,保障及时更新;竞选优质外包服务,保障随时待命。除常规的维保工作外,在每年夏季前,统一对全院所有终端进行集中维保,通过更换损耗件、清除积尘、检查线路、优化系统、清理碎片等维保方式,排除终端故障、提高运行速度、消除终端隐患。
四、结合审判培训“多”,做到“应用有效”
结合我院干警年龄结构和基层水平,信息中心组织各类培训成为常态。不定期邀请专业技术讲师、软件厂家工程师、精通应用的本院干警等做教员,结合工作实际,由浅入深、生动形象的开展系统性培训,科技法庭、数字审委会、办公室、会议室都是学习的课堂。针对个别干警的个性化应用需求,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培训随时在进行。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培训和操作消化,我院干警的终端应用水平有了质的跨越。
五、紧贴需求调配“活”,做到“物尽其用”
按上级要求,所有网络终端严格执行内外网隔离制度,终端优先使用办公内网、按需审批少量外网。依据工作性质,终端实行全院动态调配,将效能高、耗材省的设备调配至一线办案人员;将效能低、耗材费的设备调配至低频率使用人员;将超年限、故障多的淘汰设备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保障全院终端物尽其用。
我院通过上述多种方式,落实终端管理责任、集中管控终端运行、优化终端使用结构、动态调配终端资源、减少终端管理环节,最大化的发挥终端使用效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供稿单位:信息中心
文稿:陈侃 | 摄影:李广
编辑:徐兆华 | 审核: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