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话开封

字号:        

时间:2015-10-13     浏览量:2422

2015kaifengfu.jpg


           东 京 梦 华 话 开 封


提起东京这个地名,人们首先联想到它是日本的首都。其实不然,早在1000多年前,它是我国北宋时期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

  近期中央电视台文化精品频道正在热播由文化艺人李亚平主持的《说宋朝》栏目,讲述的就是发生在1000年前开封的故事,它引起了我极大兴趣。开封这座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地级城市,对我来讲太熟悉不过了,我在那里工作生活了10个春秋,我人生旅途最辉煌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就是在这座城市中度过的,她寄托着我对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寄托着我对那段火热军旅生涯的无比眷念,也寄托着我对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古城的感激之情,可以说开封是我的第二故乡。尽管离开开封25个春秋,却丝毫没有那种渐行渐远的感觉。相反,我对她的那份眷恋感激之情始终如一,而且倍加浓烈、倍加醇厚。

2014516日,单位组织部分干警到兰考学习,我是其中一员。清晨我们乘坐大巴从广水出发,沿京珠高速公路北上,经郑州往东沿洛开高速继续前行,当日中午抵达开封并在此住了一宿。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家自费游览了开封府、清明上河园和大相国寺。晚上自由活动时间,有的同志观看了《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水上演出,直观感受1000多年前大宋王朝歌舞升平如梦如幻的奢华场景。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20多年过去了,开封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象铁塔、相国寺、龙亭、禹王台、包公祠等地标性古建筑外,市内建筑几乎全部重建了一遍:过去狭窄陈旧的街道变得宽阔顺畅、整洁明亮,楼房高大气派;开封的古城墙得到了妥善维修和保护,贯彻了“修旧如旧”原则,其基本特征跟我二十多年前所见到的别无二致;开封主要景点推销的都是与开封历史相关的名人字画、书法作品、工艺美术品等,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开封的市政建设正在向西(郑州方向)拓展延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估计在两三年内,郑开两城就会连成一体,借助省会城市政治、交通、商贸和区位优势,实现开封快速跨越发展。在我的脑海中,开封这座历史名城有许多地方值得留念、值得回忆、值得品味。

开封——北宋时期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开封古称大梁、汴州、东京,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500多年的建都史。春秋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在我国延绵2000多年历经数10个封建朝代,北宋是一个很特殊的王朝,其疆土面积虽然比不上汉唐时期辽阔宽广,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成就,其它任何朝代都无法与之比肩。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向我们展现出当时北宋东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社会经济繁荣富裕的巨幅画卷,它将北宋王朝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开国皇帝赵匡胤为防止“黄袍加身”的历史大剧在本朝重演,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温和方式,解除了那些拥兵自重、功高震主的武将们的兵权,并确立了“文官主政、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从而开创了宋朝长达319年历史的帝业(其中北宋166年)。宋朝历任皇帝特别重视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唐宋八大家其中六人也出自北宋。北宋时期人才济济,群星璀灿,涌现出象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曾巩、包拯、司马光、沈括等一大批名垂千古的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史学家、廉吏贤臣。宋朝历任皇帝的文化素养普遍比其它朝代的皇帝要高一个档次,宋徽宗赵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书法和绘画造诣很高,其创立的瘦金体刚劲有力,洒脱奔放,他的宠臣蔡京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宋体字并延用至今;宋徽宗的花鸟工笔画传神逼真,惟妙惟肖,堪称极品,代表了我国古代书画艺术最高成就。

         铁塔————开封市的名片

铁塔位于开封市的东北部,紧邻黄河,是一座稀有的北宋时期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有近千年历史,它是开封市的一张名片。该塔大约有60米高,八角十三层。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颜色似铁,故名“铁塔”。我在开封工作期间,曾数次陪同友人进入铁塔内部向上攀登,放眼望去,整座开封城的面貌一览无遗。铁塔设计非常科学,砖与砖的垒砌严密合缝,将整座塔融为一体,真可谓巧夺天工,虽经历多次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屹立不倒。铁塔没有基座,呈筒状形,这在我国建筑史上是个疑点。其实铁塔刚建成的时候是有基座的,后来由于黄河多次决堤,将塔基底座深埋在地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铁塔公园一座寺庙内供奉着一尊由缅甸华人捐赠的白玉佛象,佛象坐高一米多,端庄慈祥,洁白无暇,美观大气,很值得一看。铁塔公园占地面积很大,规划合理,视野开阔,附属设施完备,是人们游览开封的首选之地。

         龙亭——六朝皇宫遗址上的大殿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市中轴线北端,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龙亭是清朝顺治年间在六朝(即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皇宫遗址之上建起来的(原来的宫殿被埋在地下),该建筑以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等附属物组成。龙亭大殿坐北朝南,殿前的通道是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巍峨壮观,金壁辉煌,气势恢弘,彰显出皇权神圣威严。紧挨大殿两旁的耳房,摆放着一组组北宋时期有作为的几位皇帝和大臣们议事时的蜡像,造形生动,栩栩如生,值得欣赏。龙亭大殿正南方向主干道东西两侧,分别是潘家湖和杨家湖,潘杨二湖湖面开阔,波光涟滟,是驾舟休闲的理想之处。我第一次到龙亭公园游玩的时间是1980年,那个时候我正在军教导大队学习,清楚记得当时龙亭的正门口耸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雕像。后来为规划开封的旅游整体布局,发挥龙亭公园的主要功能,便将这尊雕像迁移它处。龙亭大殿正对面主干道的许多附属建筑,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集中修建的。

         城摞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开封正北方向三公里处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途经黄土高原一路向东奔流至地势平缓的豫东平原后,将夹带的大量泥沙滞留于此。日积月累,导致河床逐步抬高,成了一条高于开封城的“悬河”。每当遇到洪灾、河堤承受不了洪水冲击的时候,就会出现溃堤。历史上开封城数次被淹,又数次重建,是名副其实的“城摞城”。据有关史料记载,开封城区地下420米深处,就有四座城廓相互垒叠,地底下的文物宝藏绝对丰富。1987年的夏天,开封市城建工人在挖下水道的时候,不经意在离地面五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代拱桥。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座古桥恰恰位于龙亭和宋都御街向南延伸的中轴线上。此消息传开后,河南大学的有关学者和专家根据古桥所处的位置和堆积物产生的大致年代,进行了认真分析,他们判断,这座古桥极有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那座大气磅礴、精美绝伦的虹桥。当时,专家们要求挖掘这座古桥,社会上的呼吁声也很高。由于该古桥处在市区最繁华地段的丁字交汇路口,开挖古桥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以开封市的财力是绝对承受不起的,只好作罢将其回填,并在道路旁边立了一块“州桥遗址”石碑,以资纪念。我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倍感荣幸。去年到开封短暂停留,晚间到古楼小吃广场时特地经过州桥遗址,我发现那块石碑还立在那里。州桥躺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古城下面,她在静静的等待,期待重见天日那一光荣时刻。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我就听说过日本商人对宋文化特别感兴趣,他们愿意花天文数的价钱把整个开封城购买下来,通过商业运作,开挖和开发这座令世人无限神往的地下城池。当然他们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从另一角度可以反映出当时北宋王朝国际影响力是何等巨大,地位是何等崇高。

    清明上河园——北宋东京的千年穿越

进入九十年代,开封的旅游业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把开封打造成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开封市政府决定,按照《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实景,打造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1992年,“清明上河园”主题文化公园第一期工程正式动工,我所在的20集团军抽调建制部队给予有力支援,主要任务是开挖河道。这是一项工程量很大的力气活。经过几年的建设,于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具有宋文化特色建筑群的“清明上河园”,占地600多亩,房屋400多间,水面180亩,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复原宋代的建筑,也是开封市目前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主要建筑有城门桥、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将北宋东京社会、经济、文化、商贸、风土人情等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去年我们到清明上河园游览时,己经是下午四点钟,刚好赶上包公巡宾、杨志卖刀、王员外招婿、杂耍和气功绝活等演出,只见表演者身穿宋代服装,个个精神抖擞,表演得非常敬业,非常认真,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飞斧劈桩、铁珠贯顶、钢筋刺喉、口喷烈火等硬功夫的表演,惊心动魄,拍案叫绝,我从心眼里佩服这些小伙子们的高超技艺。晚间表演的《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水上演出,其豪华的场景、经典的宋词、高科技的舞美,带给游客强烈的视听震撼,把穿越千年历史的游园活动推向高潮。

    红洋楼——见证开封近代历史的峥嵘岁月

凡是对开封比较熟悉或者在开封驻军服过兵役的人,只要提到红洋楼,他们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红洋楼的确是个值得参观的地方。第一、它是由洋人设计建造,样式特别,在开封是独一无二的,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第二、它的知名度很高,毛泽东、周恩来、滕代远、杨尚昆、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下榻,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第三、解放后它属军队房产,外界对它接触不多,因此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第四、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掀起了一股拍摄解放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热潮,其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府邸都是以红洋楼为背景,而且不需要添加任何导具就可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红洋楼又是一个影视基地。

红洋楼位于开封南关,向北200米陇海铁路。红洋楼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由英国人投资建造的,供时任河南邮政总局局长居住(明、清、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1954年以前,开封一直是河南省的省会)。实际上红洋楼有两幢房子,即东、西两幢红洋楼。我们所提到的红洋楼是指东红洋楼,靠西侧约60米处还有一座面积稍小一点的红洋楼。红洋楼有两层,面积大约有400平米,坐北朝南,巴洛克式风格,砖木结构,屋顶的坡度很陡,因墙面和屋顶均为红颜色,又曾经是洋人住过的,故称作红洋楼。红洋楼的墙壁很厚,大约在80公分左右,里面是空的,靠南边的一个房间,有一个烧木柴的壁炉,当冬天来临时,烧起木柴,通过壁炉将热能均匀地输送到红洋楼大大小小的十几个房间,非常暖和。

红洋楼总共有二十几间房屋(含后院的附属物),楼上地板(包括楼梯)是木质的,红颜色,定期用煤油拖地、上蜡,显得富贵大气,光亮照人。红洋楼最好的房间就是位于楼上靠东南侧的那一间,面积较大,光线充足,视野开阔,还有一个很大的外走廊。五十年初毛主席来开封视察的时候,就是下榻在那个房间。1947年周恩来同志到开封跟国民党谈判期间,也是住在红洋楼。

20军从渐江杭州调防到河南开封(跟1军对调)后,红洋楼是军部的首脑机关所在地。80年代初,军机关搬迁至一个叫“八步校”的地方,红洋楼就变成了军机关的小招待所。我们干部处每年定期召开业务会时,会议地点和住宿就设在红洋楼。

      包公祠——世人敬仰千古传诵的廉吏忠臣

    每当人们谈到开封时,就自然联想起包拯这个名字,他可是历朝历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包拯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公正断案、为民伸冤、敢于谏上著称。包拯的故事,经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断完善和艺术加工,己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图腾和文化符号。包公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他担任开封府尹(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这个职位期间。说起开封府尹,还有一段令我终生难忘的往事:

    那是1984年秋季的一个星期天,当时我在军教导大队工作,教导大队副大队长周巨山同志邀约我一道去开封市博物馆游玩(他的家属在那个单位工作),当时开封市的新博物馆还没有建成,很多历朝历代精美文物被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三间老旧平房屋里,深感心疼。周副大队长指着其中的一块青石碑对我说:“这是北宋时期的,上面有包拯的名字”。我仔细一看,石碑的中上部位,果然刻有包拯的大名。原来这是一块《开封府题名记》石碑,属北宋时期遗物,记录的是北宋166年间历任开封尹的名字和任职时间,共183名。因包拯是受历朝历代人们敬仰的人物,他的名字被众人触摸,留下深深的指印。我受到感染,怀着无比虔诚和崇敬的心情,用我的右食指在包拯的名字上面深情的抚摸了一下。也许是命中注定,就是这轻轻一摸,决定了我下半生的人生走向:10年后的1994年,我转业分配在人民法院,直接或间接从事审判工作,是我终生荣耀。这块石碑现安放在包公祠正大门显要位置,用有机玻璃罩着,是包公祠的镇馆之宝。

包公祠位于龙亭西南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元朝起开封就建有包公祠,后来毁于水患。1986年,包公祠在原址重建。当时正在开展共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我们20军提出了“视人民如父母,象热爱父母那样热爱人民;把驻地当故乡,象建设故乡那样建设驻地”的响亮口号,主动承担了清理包公湖的淤泥任务。开工仪式那天,军长和开封市委书记分别致辞,集团军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了挖湖劳动,我们整整干了半天。此后,从各部队抽调千余名官兵,动用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百余台,连续奋战了一个月,将包公湖的淤泥全部清理完毕。由于淤泥清理得过于干净彻底,不小心把湖底挖穿了,导致完工后包公湖好几年存不住水,这是后话。

包拯在开封府尹这个职位上的时间是14个月,与我们现在干部普遍任职时间相比较,显得太短了。不过把话说回来,北宋总共才存续了166年时间,而任开封府尹职务的官员却多达183人,平均下来,每人任职时间不足1年,这样一算,包拯在开封府尹的位职上时间相对较长,他可以在关键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最终成为深受世人拥戴的廉吏忠臣。从这点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用人机制比较完备、比较科学,同时也印证了“流水不腐”的至理名言。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包拯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除了他本人自身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与宋朝治国理念和当朝皇帝政治开明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包拯处在商纣王、隋炀帝时代,依他的性格,早就成为帝王的刀下鬼,纵使他项上有10颗脑袋,也经不住被砍。包拯的政治生涯是在宋仁宗时代,在宋朝历史上,真宗和仁宗两位皇帝颇有建树,政治清明,虚心纳谏,关注民生,励精图治,被后人喻为“盛世”,所以在他们身边集中涌现出一大批象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包拯等治国精英和贤臣廉吏,也就不足为奇。

    柳园口——黄河开封段上的险要河堤

柳园口位于开封黄河上游三公里处,该河段呈U形状,是最危险的河段,很容易发生决口溃堤灾难。每逢夏季汛期来临时,开封市民众和驻军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执行抢险任务。在开封工作的10年间,我和同事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经常骑自行车到柳园口看黄河。只见滚滚滔滔的黄河水夹带着泥沙,象一群脱缰的野马向东咆哮而去,黄河对岸看不到边,让我真正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的意境。河堤周围堆放着大量的防洪石料,这些石料都是用铁丝围在一起的,发生溃堤时,就将石料投入溃口处将其堵住。对危险河段的堤坝,每隔数十米,就从堤坝沿河中心方向再筑一道副堤,当洪水来临时,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副堤,从而避免河水直接冲击主堤。因黄河河床高于开封城30多米,一旦出现溃堤,后果将不堪设想。1954年毛主席来开封视察时,特地到柳园口察看了黄河水患实情。次年,河南省省会就从开封迁移到郑州。主要原因:一是郑州处在京广线和陇海线铁路十字交汇处,开封交通优势丧失殆尽;二是黄河水患对开封威胁太大,不宜作为继续作为省会城市。进入九十代,由于气候干旱,沿岸城市用水量剧增,黄河实际上成了一条断流河,再加上修建了小浪底水利工程,黄河水患彻底根除。

开封市的名胜古迹还有很多。比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大相国寺”;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台”;比铁塔历史还要悠久的“繁塔”;商贸文化交流平台的“陕甘会馆”;北宋都城最高机构的“开封府”等。开封市的各种风味小吃比较有名:鲤鱼焙面、桶子鸡、灌肠包子、凉皮粉等。开封市的民俗风情也很有特色,受宋文化长期浸润,开封市民民风淳朴,崇尚节俭,包容性强。开封的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很强。在开封逗留期间,我发现市民使用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电动车,既环保,又节约。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北宋的历史己经过去整整一千年,如今我们站在新的节点上,追寻先辈自强不息的中国梦。今年93日,是我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国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以此来纪念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取得的光荣胜利。自近代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120年来,中华民族象一只被人宰割的羔羊,经历了太多苦难,遭受了太多屈辱。建国后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强大起来了,中国国民经济总量位雄居世界第二,洗刷了百年来的耻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不忘国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广水法院 刘永生

                              2015927


打印 关闭